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強調,加強干部教育培訓和實踐鍛煉。實踐鍛煉是干部獲取真知、強筋健骨、增長才干的重要途徑。但有的干部存在“做客”心理和“過客”心態,將實踐鍛煉看作鍍層金、攢經歷、走過場。為確保實踐鍛煉真正取得實效,建立科學合理的評績機制尤為重要,以實干實績導向激勵干部在鍛煉崗位上奮勇爭先,努力成長為堪當重任的棟梁之才。
用群眾口碑評判為民政績。實踐鍛煉要立起群眾滿意的風向標,引導干部踐行正確的政績觀,摒棄“不怕群眾不滿意,就怕領導不注意”的錯誤傾向。要善于“蹲下去看螞蟻”,坐到群眾板凳上,以拉家常的方式掌握干部鍛煉表現的第一手資料。要站在離群眾最近處,用解決群眾“急難愁盼”問題的實效,檢驗干部是否積極踐行時時放心不下的為民情懷。要把為民造福作為檢驗鍛煉成效的“試金石”,倡樹“做事”不“作秀”、“造?!辈弧霸靹荨钡膶?,讓為民政績更有“溫度”。
用擔當指數評價工作實績。能力過硬才能更好地擔當,才能出實績。把擔當指數作為評價實績的重要指標,激勵干部勇于在實踐中強本領。用“愿不愿做事”檢驗態度,看是否在機遇面前主動出擊、在困難面前迎難而上,不能看到“牽頭”就“縮頭”、聽到“負責”就“塞責”。用“能不能干事”檢驗能力,看是否善于總結思考,從黨的創新理論中找方向找答案找方法,在唱主角、擔重任中解決抓工作大而化之不具體、蜻蜓點水不會抓等問題。用“敢不敢扛事”檢驗擔當,看是否具有“求解思維”,使各項工作都奔著問題去、盯著問題干,真正使“求解”的問題更“優解”。
用科學指標評估干部潛績。實踐鍛煉的崗位各不相同,分工千差萬別,有些工作“不顯山、不露水”,一時難以衡量出鍛煉成效。要避免“一刀切”“齊步走”的考核,建立差異化考核指標,讓身處各崗位的干部都得到客觀公正的評價。要用全面、歷史、發展的眼光審視干部,采取縱向對比、橫向比較、同期分析等方法,既看干部“現在時”,又看“將來時”,拓寬看“潛績”的視野,讓默默付出、踏實奮進的干部吃下“定心丸”。要讓知情人評價、專業人打分,綜合聽取“管他的”“他管的”“他服務的”人的意見,歷經多方印證,瀝干“人情水分”,讓“潛績”不“潛”。(周佳?。?/p>